近期,南方阴雨缠绵,21-22日,江南、华南等地将再现较强降水,部分地区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。北方地区,23-24日将有明显雨雪天气过程,气温暴跌,呼和浩特、北京、银川、西宁等城市最高气温将重回个位数。
21-22日江南华南有较强降雨 部分地区有暴雨
20日,南方的降水强度有所减弱,但降水范围依旧广泛。监测显示,20日5时至21日5时,山东南部到浙江、福建北部向西南到云南、四川、等地都有降水出现,其中在湖南南部、江西北部、浙江西南部等地有中雨,局地大雨出现,其余地区以小雨为主,雨势不强。
中央气象台预计,21-22日,新一轮较强降水又将无缝衔接。江南、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,部分地区有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。
本轮降水中心区域将呈现西南-东北走向,并逐渐东移。21日在广西西部和北部、贵州东南部、湖南中部、江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,局地暴雨;22日在江西中部、湖南中部、广东北部和广西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,局地暴雨。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。
进入3月后,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也会逐渐增多,因此要加强防范强对流天气以及降雨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。在雨水的压制下,江南、江淮一带大部分时间气温将会维持在偏低水平,最高气温将在10-15℃之间,天气较为湿凉,公众还需注意保暖。
北方雨水逐渐增多 23日气温暴跌
20-26日,北方将告别晴暖天气,在一东一西两路冷空气的影响下,雨雪逐渐增多,气温将出现暴跌。
20日,来自东路的冷空气已经给东北、华北、黄淮一带带来降温,20日14时较19日同一时刻,内蒙古中部、河北北部、北京、天津、吉林东南部、辽宁中部和南部多地以及山东的部分地区降幅达到了6-10℃,部分地区超过10℃。以河北承德为例,气温暴跌14℃,14时河北北部气温普遍只有个位数。
21日开始,来自西路的冷空气将从新疆向东移动,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大部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,主要时段集中在23-24日,而且还会伴随气温的明显转折,23日转为偏低。以北京为例,24日最高气温将仅有5℃,这也将是北京近期首次跌入个位数。
气象专家提醒,此时天气乍暖还寒,气温起伏较大,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,以防感冒。
另外,在冷空气的间歇期,21-22日,华北、黄淮等地将再现低能见度天气,23-24日在冷空气及降水的影响下,污染扩散条件转好,25日能见度将自北向南逐渐好转。在天气改善之前,公众外出注意做好健康防护,并防范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的不利影响。
雨天行车安全八大注意事项
1.保持良好的视野:雨天开车上路除了谨慎驾驶以外,要及时打开雨刷器,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。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霜气,则需开冷气,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;如果后挡风玻璃有霜气,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,尽快消除霜气,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车辆。
2.防止车轮侧滑:雨中行车时,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“润滑剂”,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,容易产生侧滑。因此,司机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,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,需要转弯时,应当缓踩刹车,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。
3.低速挡缓慢行驶: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,无论道路宽窄、路面状况好坏,雨中开车尽量使用二挡或三挡、时速不超过30公里或40公里,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 自己车的距离,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。如需停车时,尽量提前100米左右减速、轻点刹车,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。
4.防止涉水陷车:当车经过有积水或者立交桥下、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时,首先应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,水深超过排气管,容易造成车辆熄火;水深超过保险杠,容易进水。不要高速过水沟、水坑。这样会产生飞溅,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,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。
5.切忌熄火后再次启动车辆:发动机一旦进水熄火,千万不要再启动车辆,应该将车放在原地等待拖走。车子在运转中最害怕的就是将水吸入燃烧室,因为一旦水进入 燃烧室,因水的不可压缩性,会造成发动机在工作中产生顶气门或顶活塞连杆的致命危害;这时造成的损失可就是非常严重的了,发动机大修就再所难免了。因此当车辆因涉水熄火后最好的办法是联系相关的汽车4S店进行施救。
6.注意跟车:尤其是大车不要跟的太近,一是会阻挡视线;二是大车能过去的积水小车未必能过去,况且大车容易溅起水浪,使小车受害。
7.注意观察行人:由于雨中的行人撑伞,骑车人穿雨披,他们的视线、听觉、反应等受到限制,有时还为了赶路横穿猛拐,往往在车辆临近时惊慌失措而滑倒,使司机 措手不及。遇到这种情况时,司机应减速慢行,耐心避让,必要时可选择安全地点停车,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。
8.及时开启车灯:遇有暴雨视线极低时,应当开启前照灯、示廓灯和后位灯,并把车辆驶离路面或停在安全的地方。